因名將而流芳異國的青春之詩
20170115第十一期
兼談數學家的青春情結
作者:季理真
譯者:林奕君、陳昱潔
-
-
-
-
- 作者簡介
季理真為美國密西根大學教授。研究興趣為(局部)對稱空間、算術群、幾何群論。 - 譯者1簡介
林奕君剛從臺大數學系畢業,就讀臺大經濟研究所,現在正在美國威斯康辛大學麥迪遜當訪問學生。 - 譯者2簡介
陳昱潔現就讀於師大中文系。 - 本文出處
本文是應丘成桐教授的力邀而寫成的,他是我所認識的數學家裡,最符合烏爾曼對青春這段定義的人:
青春意味勇敢戰勝了對怯懦的渴望,是熱愛冒險勝過耽溺安穩,比起二十歲的青年,六十歲的成人更常擁有這樣的特質
沒有人只因年歲增長而變老,我們變老,是因為捨棄了自己的理想 - 延伸閱讀
◊ 阿拉巴馬大學的烏爾曼博物館網站。https://www.uab.edu/ullmanmuseum/
◊ Armbrester, Margaret E. Samuel Ullman and “Youth”: the life, the legacy (1993), University of Alabama Press.
- 作者簡介
-
-
-
(Visited 17 times, 1 visits today)